互联网模式下如何玩转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
2016年初始,国家就对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频频放招,从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首提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融资到人民银行等八部委迅速跟进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推动更多供应链加入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服务平台,帮助中小企业供应商融资”。目前10万亿级规模的供应链金融蓝海被各方虎视眈眈,联系大热的“互联网+”,看看互联网模式下如何能玩转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
结构模式狂想
传统供应链模式下,容易催生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供应商企业的“三角债”。融资主体需求当前市场竞争激烈,当产品供应商销售长线产品或面对实力雄厚的核心企业时,常常被迫采用赊销方式,中小企业供应商将产品卖给作为客户的核心企业,客户不直接支付现金,从而形成大量应收账款,而这些应收账款的回收又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供应商需要支付产品生产加工花费的劳动成本;而自身的到期应付账款,存货质押融资到期本息或者提前进入下一生产运营周期所需资金,由此产生的资金缺口将会往往妨碍热别是中小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及发展。
于是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灵活的方式应运而生。所谓供应链金融,是指金融机构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并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通过立体获取各类信息,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金融服务。
供应链金融下应收账款融资的概念关键字在于“获取各方需求信息”“降低成本”,而这些目标恰恰又是互联网平台的最大优势,海量用户、低成本对接、高效率放款、专业贷后管理。笔者狂想了下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下应收账款融资的结构模式:
上述模式中:1、2上下游供应商向核心企业供货,形成应收账款;3、将应收账款项目发布于互联网平台;4、互联网平台向其用户展示项目,全面披露信息;5、平台用户根据风险偏好确认购买,并通过三方支付完成付款投资;6、7同时完成应收账款的转让及放款;8-10到期由托管行托收核心企业到期货款,通过三方支付公司将投资回报返还平台用户。
与普通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不同的是,供应链金融下的应收账款优势在于核心企业的还款能力及信用本身对于投资者而言就是一种增信,在互联网平台对项目披露充分的情况下,投资者首先是基于对该核心企业还款及资金流能力的认可,决定是否投资。这一模式可以避免上下游中小企业在转让应收账款的过程中额外提供增信措施,增加融资成本。
社会效应大爆炸
核心企业——越来越多的配套企业以外包商而非核心企业业务分部的形式出现,固然带来了效率和成本优势,但也导致融资节点相应增多,资金流在供应链内的运行复杂化。站在核心企业的角度,供应链金融+互联网是一种系统财务管理方案,目的是简化供应链各个节点参差不齐的融资格局,避免出现意外的资金瓶颈。此外,对于核心企业的还款责任也没有任何变化或增加额外负重,核心企业只需按计划支付货款即可。
供应方中小企业——“资金不足”始终被列为中小企业第一位的问题。小企业由于信用、规模、成本问题往往很难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90%以上的中小企业的贷款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或只得到部分满足。供应链金融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供应链中核心企业上下游的中小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上下游中小企业可以迅速回笼资金用于后续生产经营,盘活资产,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瓶颈;同时如上文所述,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融资可以有效减低融资成本。
平台投资者——都说2016年是资产荒的年代,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开拓有效扩展了优质项目的来源,为投资者增加了投资渠道,平台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及风险偏好,选择项目并获得收益。